近年来,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,各地纷纷开展乡村治理创新实践,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治理模式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以下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乡村治理创新实践。
一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提升治理能力
乡村治理的基础是基层党组织。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,各地积极开展以下工作:
1. 优化党组织设置。根据实际需要,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,实现党组织全覆盖。同时,加强对村(社区)干部的选拔和培训,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。
2. 推进民主管理。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,加强对村务的监督和管理,保障村民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表达权和监督权。
3. 深化“三治”结合。即法治、德治、自治相结合,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。加强法治宣传教育,提高村民法律意识;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培育文明乡风;发挥村民自治作用,推进乡村治理民主化。
二、创新发展模式,增强乡村内生动力
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不仅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还需要创新发展模式,激发乡村内生动力。
1. 产业兴旺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发展特色农业、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,提高农民收入。同时,加强农村电商、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,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。
2. 生态宜居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。推进农村厕所革命、垃圾治理、污水治理等,改善农村卫生条件。
3. 乡风文明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,弘扬时代新风。开展文明村镇、文明家庭、文明户等创建活动,提升村民文明素养。
三、搭建服务平台,提高治理效能
为提高乡村治理效能,各地搭建了多种服务平台:
1. 村务公开服务平台。通过村务公开栏、微信群等渠道,及时发布村务信息,方便村民了解村务动态。
2. 乡村治理综合服务平台。整合各类资源,提供政策咨询、业务办理、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,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。
3. 乡村治理信息化平台。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,建立乡村治理信息数据库,实现乡村治理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。
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今后,各地将继续深化改革,不断创新治理模式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。
上一篇
水力发电效率提升